 |
经营权之争
李秀满以天价咨询费方式从SM掏钱到自己的Like企划,引起董事会及公司其他高层不满,“倒满行动”拉开帷幕。股东要求制作没有李秀满参与的专辑及组合,并终止与Like的合作。期间,又传出李秀满欲将手中股份卖给Kakao娱乐。今年1月底,韩国方面有知情人士透露,SM内斗将见分晓,李秀满大概率出局。2月3日,SM共同代表李成洙(李秀满侄子)和卓英俊发布声明:“李秀满执行制作人合同终止,李秀满将不再担任公司总制作人,感谢您作为股东的支持”在视频声明中,二人也提到了未来SM的战略规划:李秀满建立的总制作人制度不复存在,公司将分为多个制作中心+外部厂牌运营。而且接下来的2-4季度,SM计划一口气推出3-4个新组合。2月7日,李秀满自美国紧急返韩,称Kakao收购SM娱乐发行的123万股规模的新股和114万股可转换公司债券这一举动违法,或将起诉SM理事会。HYBE老板方时赫又在此时跳出来,称将收购李秀满手中的SM股份。 |

|
网络争议
在广播公司和观众之间的关系不再简单和片面的时代,媒体传播已经通过YouTube和SNS变成双向,新媒体正在积极衍生。自2010年代中期以来,他们一直通过使用各种平台与粉丝交流来改善这个问题。然而,即使在这里,也有不少副作用,比如试图控制歌手的一举一动。与其他以先到先得的方式在线接受音乐广播公开观看申请的机构不同,事实上,SM Entertainment以HOT开启了K-POP偶像的开端,以BoA迈出了进入海外市场的里程碑,并推出了东方神起和少女时代。让旗下歌手长期统治国内外音乐市场的中心。以SMP为代表的SM差异化制作策略,明明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旗下歌手的艺术性和个性,却始终饱受争议,成为其他公司明星粉丝和大众的情感障碍。从中长期来看,减少粉丝流失、增加歌手自尊心、追求艺术而非利润是难能可贵的。然而,在双向媒体发展、沟通重要性日益显现的时代,与SNS时代不同,无法拉近距离是致命的。 |
管理争议
该公司与娱乐业分开,在股票市场上市,但没有股东管理层。自2000年上市以来,没有派发股息或股票回购。此外,Like Planning每年通过服务合同支付近200亿韩元的费用,该公司是李秀满的私人公司。无论股东提出合并要求,股东应得的利润都只是李秀满的个人利益。此前,该公司曾因逃税被罚款100亿韩元。对此,Like Planning宣布有意“提前终止与SM Entertainment的制作合同”,但最终并未解决,并于2023年为经营权纠纷提供了起点,最终导致了创始人李秀满放弃SM经营权的痛苦结局。 |
 |